对企业慈善保持合理的质疑

一家企业在广东高速路边,打出一则“寻找2009名外省农民工,资助每人200元帮其返乡”的户外广告,而备受媒体质疑。批评者众说纷坛:200元不够返乡路费,打广告是浪费金钱,企业有没有能力区别哪些人需要资助,为什么只给2009人等等,归根结底,是将企业的行为归为“炒作”。

有趣的是,在各网络论坛上,网友们倒是很少批评企业“作秀”,友情帮顶和转贴的占了多数。我注意到:最早的帖子是企业所贴,但帖子里除了说给外地在广东打工的失业民工发放回家路费和热线电话外,并没有留下任何与企业相关的信息。我就此事向朋友们征询意见,大家的反应都是企业做了一件好事,“看到这个广告,感到特别温暖。”而对企业能否兑现承诺,则保持了合理的怀疑。


随后,查询广东媒体有关此事的多篇报道,鲜有提及该企业名称的,甚至在各大网络论坛上流传的这则广告照片,也被抹去上面仅有的一行涉及企业产品名称的字迹。如果企业此举是“炒作”,其手法显然相当失败—居然企业名称都没露一下。


我向广州一位参与此事报道的记者了解情况,他介绍说,开始的时候,很多人对这个活动表示怀疑,甚至民工自己都不相信,他们试探着打电话,真的领到钱后就欣喜地转告老乡。现在,报名要求资助的人数直线上升,已经有1000多人前来登记,70多个人领到了钱。


与以往不同,企业此次赞助活动没有和媒体或者基金会合作,而是独立操作。这种运作方式的成本更高——包括投入的人力、面对的质疑、误解、批评等。而舆论有关企业慈善的争论,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话题:如何看待企业独立操作的慈善、公益行为。


企业的慈善、公益行为背后,往往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一位在基金会从事劝募工作的朋友说,他们接受的很多慈善捐款,都带有一定性质的企业宣传内容,比如给企业冠名(最典型的就是希望小学冠名)、安排企业出席一些有领导人参加的活动,等等。而企业也通常把这些慈善活动印在自己的宣传册子上,以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国内某上市公司主管财务的一位副总,每年都要签字拨付一些钱参与公益事业,他说,在国内没有几个人、几家企业的捐款不带商业目的。


而慈善的商业目的,恰恰是最受质疑之处。做好事不留名的想法在一些人头脑里根深蒂固,这种高蹈的道德要求,成为他们对慈善的并不恰切的价值判断。其实,企业通过慈善活动扩大自身影响力,无可厚非。如果一项慈善活动,能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何乐而不为?并且,这种双赢会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引导更多企业投入慈善活动中。比如,资助农民工返乡的慈善活动,就引来一些企业的效仿。一家深圳企业表示要给100名民工发放路费,还有一些个人也表示,愿意定向资助农民工,有的款项已经到位。


将此话题延伸:如果企业出了钱,做了慈善,是不是一定要被褒奖和宣传?


先看个例子。12月5日,中华慈善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这是为了表彰慈善事业和爱心善举而举行的官方大会。民政部最后公布的“中华慈善奖”名单,和之前的公示相比,少了6家烟草企业的名字。一些健康研究和控烟组织指出,中国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国,不应允许任何政府分支机构或公立部门,接受来自烟草业的捐助,更不允许对相应的行为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褒扬。也就是说,尽管烟草行业从事过很多慈善活动,但烟草导致数以百万的人死亡,有悖“善”的本意,因此也就无缘“中华慈善奖”。


可见,企业从事慈善活动,时常也会面对利益的冲突。我们褒奖宣传企业慈善活动的目的,是让更多企业参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简单的质疑或者没有原则的褒奖,都与这一初衷相背离。 

About this entry